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药械安全监管,常山县局招贤所针对村医疗机构药械管理薄弱环节,开展药械安全保障行动,筑牢农村医疗卫生安全屏障。截至目前,累计出动监管人员22人次,保障村医疗机构8家。
一是全链条溯源“防”,扎紧安全篱笆。聚焦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关键环节,推行“四查四验”机制:一查供货源头,验资质票据,重点核查供货方许可证、随货同行单,确保采购渠道合法性;二查仓储条件,验设备运行,查看阴凉柜、冷藏箱等设施日常使用、维护情况,确保药品储存环境达标;三查效期管理,验台账登记,通过比对出入库记录与实物库存,查看近效期药品标识、过期药械专区封存等情况;四查处置规范,验流程合规,重点关注过期药品销毁记录、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情况,杜绝二次流入市场风险。
二是多维度宣教“引”,厚植安全基因。构建“接地气”宣教模式,一方面,针对村医务室人员,开展药械安全知识培训1场,覆盖45名村医,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针对村民,利用“3·15”国际消费权益日,开展“安全用药进村落”活动,在青石镇主干道悬挂宣传横幅2条、发放《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科普折页50余份,现场解答村民咨询30余人次,切实提升村民药械安全辨别能力。
三是联动式整改“治”,激活长效动能。建立“检查-整改-回头看”闭环机制,推动问题隐患动态清零。针对保障行动中发现的部分村医疗机构存在药械摆放不规范、温湿度记录不及时等问题,监管人员当场提出整改要求,建立问题台账,跟踪落实整改情况,推动形成“整改一处、规范一片”的长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