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保防“回流”再添利器!溯源系统上线实现高效采集
2024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四院)门诊药房迎来了一项技术革新:一条集成先进“智能摄像头”的药品传送带正式投入使用。每当装着药品的网篮经过时,都会“拍照留念”。这个摄像头并非普通的监控设备,而是医院最新启用的药品追溯码动态批量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采集系统能够在药品从门诊药库动态传送到发药窗口的过程中,批量采集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信息,并自动将这些信息与药品处方、患者信息精准绑定,实现药品追溯码采集、绑定到上传的即时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升了医院药品追溯码采集的效率与精确度。
2024年,浙大四院积极响应医保部门部署,探索药品追溯码的采集和应用,成立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专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大四院解决了人员、系统、设备等一系列难题,实现了药品追溯码的高效采集自动绑定医保结算数据并上传,构建了药品追溯码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截至2025年1月底,浙大四院药品追溯码综合采集率达99%以上。
创新追溯码采集方式,实现高效采集。
浙大四院在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中,以对原有业务影响最小为原则,梳理院内药品动线,分析采集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套高效、便捷的采集方法,发药环节实现采集闭环,同时同步开展入库环节采集,采集数据应用于入库校验、 库存管理、拆零药品的处理等,有效提升了药品追溯码管理的水平。
传统的人工发药采集一般在发药窗口完成,具体做法是:先确认处方信息,再逐盒采集药品追溯码,最后将处方信息和追溯码信息进行绑定。整个采集过程耗时费力。浙大四院充分整合现有设备和业务流程,集中技术力量攻关,探索不同采集模式、采集设备,对采集耗时、成本、患者体验等多个维度(见表1)进行比较,遴选解决方案。最终确定采用批量采集的方式,一次扫码,完成多个药品的追溯码同步采集,采集过程在药品调剂后台完成,对发药窗口影响的业务最小。
在批量采集时,医院引入了可存储处方信息的电子药筐。结合电子药筐的使用,采集系统能够自动获取处方信息,完成采集、绑定、上传的同步操作。医院还通过药品传送带的改造,集成了采集设备。在药品从调剂后台传送到发药窗口的过程中,采集系统可以动态完成批量采集,还会通过采集的追溯码信息与处方信息进行比对,自动检索采集完整率,如有未采集、漏采集的情况,采集系统会在采集环节和药师确认处方时自动提醒补采,确保实现应采尽采,持续提高采集效率。截至2025年1月,浙大四院批量采集和动态采集占门诊药品采集量的36%。
同时,医院对现有自动发药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追溯码自动采集。以药品追溯码作为发药设备内部唯一识别码,发药机在进药时,即可进行识别、保存。发药机接受处方指令发药时,根据保存的追溯码信息进行识别,自动关联处方信息,并同步绑定上传,从而达到了无感采集的效果。截至2025年1月,浙大四院发药机无感采集占门诊采集量的63%。
针对院内拆零使用的药品,医院还积极探索了拆零药品采集模式,通过拆零药品的标记、药品数量合并计算、重复码剔除等措施,综合数据治理,实现了拆零药品追溯信息的院内消耗和闭环管理。
此外,在药品入库环节的采集过程中,浙大四院通过药库管理系统与药品供应商系统的接口的改造成功打通数据壁垒。当批量药品确认入库时,药库工作人员根据“随货发票号”检索药品供应商入库数据,自动获取整批入库药品的追溯码信息,实现“随货带码”,整合了数据资源,有效避免了入库端的重复采集。对于零星入库的药品,医院也采用了扫描整箱药品追溯码的方式,通过对接阿里“码上放心”平台进行解析,实现了高效采集,并自动获取整箱药品的最小包装追溯码信息。入库采集为进一步开展药品追溯码的院内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提高药品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用药安全。
在成功构建了一套高效、便捷的药品追溯码采集体系后,浙大四院充分利用药品追溯码的唯一性,将其应用于院内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了药品精细化管理水平。
首先在药品入库环节,建立严格的追溯码验证流程,确保入库药品质量可靠。当药品入库时,医院会将采集到的追溯码,通过浙江省智慧医保信息平台,实时调用药品追溯码查询接口,与全国药品追溯码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校验,如有异常及时预警,避免“回流”药品进入医院。同时还能精准发现“回流药”线索,杜绝医保药品“二次销售”,保障医保基金安全。
其次在发药过程中,实施追溯码核对机制,力求发药准确。由于有些药品的包装极为相似,人工核对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通过核对唯一性的追溯码信息,可以有效避免发错药的安全隐患。调剂药品过程中,采集系统自动比对药品追溯码和处方信息,若出现药品数量、品规错误的情况,采集系统即发出“声光提醒”。门诊药房负责人表示,该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一线窗口药师繁重的核对压力,源头上避免药品调剂差错,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此外,在窗口发药环节,采集系统还可以通过解析追溯码信息,核验药品有效期,发现过期或临期药品时,采集系统也会发出提醒,进一步保障了用药安全。
最后在药品溯源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追溯流程,避免错漏。医院在接收使用外配的药品时,采集核对并保存药品追溯码,同时核查外配药品的规格、批号、有效期等关键信息,确保外配药品安全可追溯。而对于退药环节,医院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核对发药原始记录保存的追溯码信息,确保退回药品与发出的药品完全一致,避免了药品流转过程中发生混乱或错误。
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邮箱:jubao@nhs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