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民营医疗初现颓势 需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改变

2020-06-09 12:082670
 伴随着过去几年投资的快速增长,民营医疗在机构数量、门诊和住院量上都获得了较快的增长,但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所分析的那样,民营医疗的增长主要依靠数量的叠加,平均每个机构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实际并未增长。与之前几年不同,进入2019年之后,民营医院的机构数量虽然仍保持了较快增长(6.9%),但无论是从年增速、整体占比还是均机构的病人数量来看,以民营为核心的非公医疗出现了整体的下滑。

《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三级医院一枝独秀,无论是从数量还是门诊和住院增长来看都恢复到了2016年之前的水平,而其他各级医院和基层在门诊上虽然都有一定的增长,但在住院上普遍出现了负增长,这导致其在住院的占比进一步出现了下降。由于民营医院以一二级医院为主,74%为一级医院,24%为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仅占2%,这显示其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了很大的瓶颈,急需转型。

2019年,全国门诊量为87.2亿次,年增速为4.93%。其中,三级医院的门诊量为20.6亿次,增速达到了两位数为11.35%,这是自2014年以来第一次回升到了两位数,2014年的增速是12.9%。而且,其他各个层级的医疗机构在增速上都低于全国的平均增速,不过普遍要好于2017和2018这两年。例如一级医院的门诊增速在2016年是4.76%,但2017年和2018年都是零增长,2019年则达到了4.55%。

从门诊占比来看,三级医院上涨明显,从2015年的19.51%上涨到2019年的23.62%。二级医院则只有轻微增长,从2015年的15.21%缓慢上升到2019年的15.37%。一级医院和基层都出现了负增长,门诊占比分别从2015年的2.73%和56.44%下降到2.64%和51.95%。其中,基层下降最为明显,下降了将近5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分级诊疗的举措并没有效果,在基层长期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仅靠政策很难推动分级诊疗的发展。

2019年门诊体量的整体回升主要有两个原因,药品集采和药品零售监管强化。第一,随着国家药品集采的推进,药价下降较快,病人对低价药的需求集中于医疗机构,推动了门诊量总体的上扬。由于三级医院是药品集采的重点,用户在三级医院更容易获得低价药,这推动了病人向三级门诊的集中。第二,随着门诊统筹的推进,尤其是对零售药店无处方购买处方药的违规行为进行严监管之后,人群向门诊回流的速度加快。

从趋势上来看,随着城乡居民个帐的取消、城镇职工个帐规模缩小和门诊统筹的持续推进,门诊病人向医疗机构的回流将持续加大,但其中三级医院仍将是最大的得益者,不仅在于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更具吸引力,还在于三级医院的药品目录齐全且能保证低价药的优先使用。

而从住院量来看,全国住院量为2.66亿人,年增速为4.49%。但其中只有二三级医院是正增长,其余均为负增长,而三级医院更是保持了常年两位数的增长。三级医院的住院人数在2016年为12.55%,虽然在2017和2018年下降到了9.24%和10.67%,但2019年回到了12.82%。而二级医院的增速从2016年的6.31%下降到了2019年的2.48%。一级医院则从2016年的8%下降到了2019年的-4.8%,虽然在2017年,一级医院的住院增速高达12.51%,但这毕竟是昙花一现,之后出现了持续的下滑。基层住院从2018年即开始负增长,从2016年的3.17%下降到了2019年的-1.85%。

从住院人数占比来看,三级医院上涨明显,从2015年的32.44%上涨到2019年的39.42%。二级医院则持续下滑,从2015年的33.82%下降到2019年的31.51%。一级医院和基层都出现了下滑,住院占比分别从2015年的4.57%和19.17%下降到4.33%和16.15%。其中,基层下降最为明显,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表明,即使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和医共体的推动,仍然改变不了病人对基层的信任度较低的现状,这也反映了基层的医疗能力仍有较大的欠缺,难以吸引病人回流。

值得注意的是,非公医疗的住院人数增速在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6年和2017年的住院人数增速分别达到过16.93%和19.25%,但进入2018年下降到了10.7%,2019年则成为-0.74%。这意味着过去通过叠加数量来达到高增长的模式出现了严重的后挫,即使民营医院数量仍然保持高增长,但总的住院量却出现负增长,这反映到年院均病人数量上出现了负增长。

2019年,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2424家,公立医院则缩减到了11930家,民营医院的数量将近是公立医院数量的一倍。虽然2019年民营医院数量的增速下降到了6.9%,没有前几年的两位数增长,但增长仍然是较快的。但数量的增长并未带来整体的增量,这是民营医院颓势的最明显表现。近5年,民营医院的院均入院人数从2015年的1629上升到2017年的1770,之后出现了持续的下降,2018年的院均入院人数略微下降到1748,而2019年则下降到1648,已经回到了2015年的水平。

在面临客流持续下降的前提下,民营医院不得不进一步降低效率以获得收入,这反映在住院时间的拉长和床位使用率的持续降低。民营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从2018年的63.2%进一步降低到61.4%,公立医院从91.1%轻微上升到91.2%。民营医院住院时长则从2018年的8.9天进一步提高到9.4天,而公立医院则从9.3天下降到9.1天。

面对即将到来的DRG支付制度改革,民营医院不仅没有做好提高效率的准备,还持续降低效率,这将对其未来的运营造成更大的冲击。当然,药品集采对民营医院将产生更为直接的冲击,这将直接抹去医疗机构在药品的获利,拉长住院时间本质上是对冲药品利润的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民营医院拉长住院时间将成为趋势,直到DRG全面推开之后才可能扭转。

从简单的数据梳理来看,即使没有支付体系改革,民营医疗自身的发展已经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及早转而去开发更具质量的运营模式,一味依靠拉长住院时间叠加药品和检查来获取收入,未来在支付压力下将面临市场持续的洗牌,大量依靠简单低效模式运营的民营医院将不得不出局。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AI写的药店开业优惠大酬宾的稿件 太棒了
# 《[药店名称]新店开业优惠大酬宾》尊敬的各位顾客: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日子里,我们[药店名称]新店盛大开业啦!为了回馈广

0评论2025-04-25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向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学习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机关各司局,委直属和联系单位,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近期,人力资

0评论2025-04-2513

公立医院主要领导人员经济管理培训班在京举办
4月22—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清华大学举办公立医院主要领导人员经济管理培训班。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出席并作

0评论2025-04-2510

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当前长期照护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
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当前长期照护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

0评论2025-04-2510

因地制宜 “一院一策”辽宁省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全覆盖
春日的辽宁大地,一场关乎民生与医疗机构的改革正悄然改写医保结算“时间表”。辽宁省以破解医疗机构垫资难题为突破口,全力推进

0评论2025-04-2512

国家医疗保障局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2025年4月2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有关

0评论2025-04-2512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倡议书
编者按:近日,国家医保局举办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座谈交流,促进药品耗材追溯机制建立,推动药品耗材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对接国

0评论2025-04-258

三甲医院门诊药房迎来重要技术革新
原标题:医保防“回流”再添利器!溯源系统上线实现高效采集2024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四院)门诊药

0评论2025-04-258

怎样才能成为长期照护师?
近期,国家医保局公众号先后发布了《这个省已经开始长期照护师等级认定了!——全国首批次长期照护师报考工作顺利开展》《现场直

0评论2025-0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