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实现了医保目录“每年一调”,整体政策框架已经比较完善,行业也有比较稳定的预期,请问今年的目录调整与往年相比有什么特点?

   2024-12-01 国家医保局huamei840
核心提示: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感谢您的提问。如您所言,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制度框架、范围条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

感谢您的提问。如您所言,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制度框架、范围条件、规则程序等基本定型,社会和医药行业也有了比较稳定的预期。同时,我们坚持不断完善、持续改进,致力于让目录调整更加科学、规范、公平、公正。2024年的目录调整继续坚持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贴合患者保障需求和临床用药实际,在坚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突出对“真创新”的支持力度,稳步提升基本医保用药保障水平。

一是牢牢把握“保基本”,坚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随着医疗资源供给的不断丰富、新药耗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医保基金平稳运行面临不小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坚持目录动态调整,及时把新药好药纳入目录范围,本身就是医保部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在调整中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谆谆教诲,把确保基金安全作为底线,平衡好短期获益和长远保障之间的关系。在评审阶段,我们组织专家对临床价值不高、纳入目录必要性不强的药品从严把握,防止“浑水摸鱼”;对部分已在目录内但费用偏高、基金支出量大、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品种进行再谈判,进一步降低价格,减轻患者和基金负担。在谈判底价测算阶段,研究确定合理的基金预算并将其作为目录调整的“硬约束”,对费用高、基金支出大的品种适当提高降幅,体现“以量换价”。

二是大力支持药品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目录调整范围以新药为主,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我们将包括1类化药、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和3类中成药在内的“全球新”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新增91种药品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在谈判阶段,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了90%,较总体成功率高16个百分点。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药品注册审批制度改革、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等政策的加持下,近年来我国医药创新蓬勃发展,在完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91种新增药品中,国内企业的有65种,占比超过了70%,并且这几年都呈逐年上升之势,首个晚期宫颈癌的双靶点免疫治疗药物、首个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晚期肺癌靶向药都顺利谈判纳入目录,反映出我国医药创新水平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三是纳入更多性价比更优的药品,实现“提质不提价”。在不显著增加基金支出的前提下,将更多填补目录保障短板或者提升疗效的品种纳入目录,能够提升保障水平,更好满足广大参保人对新药好药的期待和向往。本次药品目录调整在肿瘤、糖尿病、精神、抗感染等领域,都有疗效更佳、依从性更好的药品被纳入目录,同时保证了价格和费用基本相当。如某款重性精神病治疗用药,一针可维持半年有效,与目录内原有每月注射一次的药品相比,能够大大提升患者依从性、减轻医疗体系负担,今年谈判纳入后疗程费用较原有月制剂低30%以上,实现了“提质不提价”。总体来看,在基金可承受的前提下,本次目录调整后目录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今年的药品目录调整高度重视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夯实了企业做好谈判药品供应保障的责任。我们在谈判协议中明确了企业对于挂网、配备、信息报送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配备和供应情况监测,确保药品可及性得到提升。我们还要求企业在目录落地前全部落实药品追溯码,实现全程“可追溯”,为加强监管、维护基金安全打好基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  |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  食品经营许可证及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交易平台备案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招商入驻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008428号  |  鲁公网安备 371526020001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