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本国居民提供高质量、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同时,每年吸引近100万外国患者到新加坡接受治疗。新加坡的公立医院不接受直接上门就诊,就医环境最大特点是秩序井然。与挂号费相比,新加坡的药费相对便宜很多,普通的疾病大部分开支都用在医生的挂号费上,也就是用在医生的劳动报酬上,医生基本不必靠多开药来维持收入。
本文,我们从新加坡医疗服务中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竞争、分工,探讨我国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过程应可借鉴的一些经验,这对基层医疗领域下一步投资、经营、产出将有启示。
基层医疗将深刻地影响公立医院、民营医院
从201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报反馈的消息看,基层医疗在这几年虽有政策鼓励,但市场主体的保有量、活跃度正不断萎缩。这其中,还并行着一种矛盾现象:即以村卫生室、乡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为代表的的公立基层医疗或者继续下滑、或者不瘟不火,而在一些处于不同融资阶段的民营连锁诊所机构看来,形势正在越变越好。这种同时期内投资、经营的反差表现,很具有迷惑性,似乎在说明:民营基层医疗势在必行、一定行,而公立基层医疗一定不行。
果然如此么?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演变、改革,我们看到:对公立医院取消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讨论已经开始;对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逐步推进;总理对“基层医生评职称要交论文是花架子”名句一出,马上获得各方舆论认可。同时,因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已经定调“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因为广大民营医院目前仍集中在与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竞合的赛道里,我们认为:我国基层医疗将迎来公立为主的存量改革。
具体来说,对那些志气不在科研的基层医生、医学生,对那些能力追不上科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恐怕唯一出路就在于:和较高等级医院抢一抢患者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是单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患者流量吸引方面,有做成功的,但是往往自身难以持续,且对周边生态也几乎没有影响;二是通过非正规、合理手段吸引患者流量的,不仅有业务量能否稳定的问题,有执业资格被取缔的危险;三是做强基层医疗,必须集合形象、严明主张。
具体总结:一是患者有能力、有意愿为合理水平的医事服务费或挂号费买单;二是患者希望无论在公立、民营的基层医疗机构,享受到临床合理治疗、用药;三是患者要求在基层医疗之上,如客观必要,被管用、高效地转诊到下一步治疗。这就要求:第一,要将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临床合理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救治患者质量和数量统筹起来;第二,要将患者从基层医疗到下一步治疗的总效率、总质量做约束;第三,要把治疗路径、诊疗方案持续规范。
具备以上认识后,我们感到:促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社区医疗发挥更大作用的努力,不只在于医保提供向基层医疗倾斜支付的政策,更在于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的自我求生,在于民营基层医疗力量自发地做强能力。所有这些基层医疗力量中的大多数,一无自然垄断,二无资本青睐,三无有效组织。可能的办法是:做到旗帜鲜明、与众不同;做到与过去的服务印象明显不同;做到对患者更加负责;做到从临床学习知识和服务。
基层医疗应极大地摆脱高端医疗、普通医疗
“新加坡诊所分两种,政府诊所和私人诊所,几乎每一个社区都有政府诊所,每一个组屋楼下都有私人全科医生,政府诊所和私人诊所都需要预约排队,但是政府诊所患者多,排队长,价格相对便宜。
新加坡30岁左右的年轻医生,很多都会考虑自己开诊所或去私立医疗机构执业,这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在私立医疗机构也能获得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网络,这本身就是医生成长的另一个空间。”
有人说,高端医院,其实就是未来的普通医疗。看来两者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如果有所区别,恐怕就在于医院医生的服务状态好不好而已。在目前的高端医疗中,一般能够保证医生享有舒适的软硬件工作条件,由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本源的服务。医改成功的标志是这种“标配”服务能做到价格适中,飞入寻常百姓家。医院医生成功的标志是这一目标实现并不妨碍医院正常发展,也不影响医生技术和劳动付出以后的应得回报。基层医疗变好,这些才能达到。
我们认为,较高等级医院医生哪怕从三医联动改革以后,都普遍变好,甚至建立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了,基层医疗可能还是一团乱糟糟。而只有基层医疗先变好,才可能使较高等级医院医生有强烈的危机感、求生欲。从前,都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员出去进修,然后回不回来、再干多久也不确定。今后,可能出现较高年资的医生主动下基层多点执业,甚至就专门移位到基层医疗执业。因为,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有需求,而非哪里有进修、哪里热闹。
教学医院的医生薪酬很可能不及基层医疗中的医生薪酬,这在国际比较中已经是一种经验。那么,基层医疗大发展会干涉到医疗技术进步么?会使基层医陷入到钱多事少的境地么?大概率不会。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我国基层医疗虽在颓势中,但已经空前发展,一旦主要竞争从跨越医院等级的竞争转化到同级别竞争中,患者有很大自由选择,基层医疗的危机感可谓时时都在;二是若不改革,基层医疗目前的相对无为、无能状态就已是极大资源浪费。
在完善的分级诊疗运行状态下,基层医疗极大地摆脱了高端医疗、普通医疗等标签,就只为广大患者担当健康守门人职责。鉴于分级诊疗尚不具备强制推行的合理性,目前也仅能通过公立为主、民营为辅的方式探索医联体、医共体,由现有基层医疗自愿、自主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有些公立医院建设得比高端医疗的私立医院还豪华,那是没用的;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公立、民营基层医疗机构能照料好周围患者,及时取得认可才最可靠。
借鉴新加坡公立、民营医疗服务的经验,姓公姓私在医疗卫生行当里应没有本质差别。高端医疗区别于普通医疗,只在于自由定价和缩短等候时间等方面。在分级诊疗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公立、民营医疗服务分别能给予的薪酬水平比较相近,但在基层医疗领域,无论公立、民营基层医疗机构,谁能获得患者、医保认可,谁就能脱颖而出。我们相当看好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在改革中的发力,其优势是:存量庞大、公益印象好、参与医联体、综合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