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1日起,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全面执行国家《2024年药品目录》。国家新版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90种都是五年内获批上市的药品,其中不乏在癌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靶向药,纳入医保后,患者自付费用下降一多半,成为困难群众对抗重特大疾病的底气。
邯郸市民杨女士今年52岁,三年前确诊肺癌,去年病情出现恶化,经过基因检测,医生推荐使用靶向药“舒沃替尼片”治疗,当时每盒药售价近万元,每月需要服用4盒,尽管有中华慈善总会的援助,可一年下来杨女士一家仍要负担21万多元,巨额的医药费用给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今年1月,杨女士再次来到医院复诊开药,看到进入医保目录的“舒沃替尼片”价格较之前下降超过50%,一家人很是激动。杨女士算了笔账,“每月少花1万多元医药费,一年就是12万多,是医保给予了我生的希望”。
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学科主任贾漪涛告诉记者,在靶向药纳入医保之前,有许多像杨女士这样面临“因病致贫”困境的患者。如今,医保为靶向药“开绿灯”,直接推动了靶向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让原本被高昂药费压得喘不过气的家庭,有了继续抗癌的勇气。
贾漪涛清楚地记得,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新药进入目录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在疾病早期、病情适宜时就用上新药、好药,真正做到“好药早用”。
据了解,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涵盖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罕见病、抗感染、精神病等多个领域。河北省医疗保障局紧抓落实,督导各医疗机构足额配备医保目录内药品,让群众买得到、用得上、能报销。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副处长徐红表示,省医保局将在3月份对全省定点医疗机构召开药事委员会、配备谈判药品情况进行统计、督导。下一步,省医保局还将定期公布全省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谈判药品采购品种情况,并会同省卫健委出台关于取消定点医疗机构用药品种数量限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促进定点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谈判药品,保障参保患者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