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满足渔民对药品安全的需求,进一步巩固提升民生药事服务水平,去年以来,象山县局不断深化渔民药事服务工作,通过模式创新、资源整合、精准供给三维联动构建起渔民药事服务新格局,为地区渔业安全生产注入市监动能。
一是深耕工作模式,稳服务“基石”。持续优化以”流动小药箱”为核心的创新服务模式,在前期为130艘渔船成功配备“流动小药箱”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覆盖面,基本实现大中型渔船全覆盖。完善陆基服务网络,围绕全县9个渔民购药服务专区,制定专区建设与服务标准,要求各类常用药械配备齐全,设置醒目标识与引导牌。落实执业药师专区值守制度,提供渔民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服务,建立动态培训机制,定期对专区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二是挖掘多方资源,延服务“脉络”。携手宁波渔业互保协会、象山县捕捞协会等单位,聚焦石浦、鹤浦、高塘岛等重点渔镇投放小药箱1830只,惠及渔民万余人。优化药师志愿队伍结构,将18名执业药师编成多支服务纵队,按照“一队一区”划分负责渔民药事服务工作,定期开展“上船入户”科学用药知识普及活动。依托服务纵队建立实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接到渔民求助后第一时间提供专业用药指导,并协调就近医疗资源实施支援。联合属地政府及渔业部门共同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实时更新平台药品安全知识、海上急救常识等内容,为渔民提供全天候学习支持。
三是聚焦个性需求,提服务“准心”。定期回访已配备小药箱的渔船,保障药箱内药品始终处于可用、适用状态。针对远海捕捞作业的特点,为相关渔船增配止痛、活血化瘀类药品以及医用绷带、创可贴、碘伏等急救敷料。进行“一对一”渔民用药指导服务,通过线上视频、电话沟通以及线下上船指导等多种方式,详细告知渔民各类药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保质期。根据季节变化、海上流行病趋势以及渔民反馈,动态调整药箱配置,实现药事服务与渔民实际需求的精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