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年4月3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2)

   2025-04-04 国家卫健委huamei70
核心提示:凤凰卫视记者:每到春季,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孩子是否会患上手足口病,请问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以及临床的表现有哪些?另外,什么样

凤凰卫视记者:

每到春季,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孩子是否会患上手足口病,请问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以及临床的表现有哪些?另外,什么样的人群比较容易感染呢?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手足口病其实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有20多种肠道病毒可以引起疾病。手足口病顾名思义就是孩子的手、足、口腔的皮肤、黏膜出现了病变,主要的表现是早期发烧,后期有皮肤黏膜的改变,包括在皮肤出现红点,有的伴有疱疹的出现。在其他部位有些时候也会出现皮疹,比如臀部、上臂、腿部,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来说,皮疹是没有皮痒的感觉,手足口病一般不是太严重,很少出现合并症的情况。假如孩子在出现手足口病的时候伴有腹泻的症状,有个别儿童会出现脱水,极个别、极罕见的会合并病毒性脑炎。

刚才您问到了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其实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多种,最主要的是接触传播,还有通过呼吸道飞沫的传播。另外消化道其实也可以传播这种疾病。通常来说,病人的粪便,还有鼻咽分泌物,出现疱疹时的疱疹液,还有飞沫都可以携带病毒,有些物品也可以受这些病毒的污染,比如玩具、餐具、口杯、毛巾,污染之后也会造成传播。手足口发病人群其实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但最主要的人群还是集中在6个月-5周岁这个年龄段。通过我们的监测分析发现,1周岁发病率最高,其次是2周岁。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要说的是,手足口病是一个常见的传染病,不管是家长还是托幼机构,要做好儿童的健康监测,发现在手、足、口、臀这些部位出现疱疹时,要尽快就医。谢谢。

中新社记者:

生活中有的人会感觉有焦虑、内耗或者抑郁的情绪,并且感觉在春季这样的情绪波动会更大一些,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该怎么进行调节?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黄薛冰:

春天情绪波动确实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一般每年到3、4月份有油菜花开的季节,非常美,但这个时候往往去精神专科就诊的患者就增加了,所以提示我们在春天一定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至于为什么春天情绪会波动,就中医而言,它的解释是:我们的情绪叫情志,是由五脏当中的肝来负责的,肝功能过强或者是不足,就会导致我们的情绪或者出现狂躁,或者出现低落。现代的精神医学的解释,认为我们的视网膜当中有一种感光细胞,它会感知光照的变化,进而把这个信号传递到大脑当中,有一个部位叫做视交叉上核,传递到这个部位就会调节我们的生物节律,进而去调节大脑当中神经递质的分泌,这些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或者是褪黑素,是来调节我们的睡眠以及情绪的。春天光照时间增强了,我们的生物钟面临一个再适应的过程,在这个适应过程中有可能就会出现刚才说的神经递质分泌的一些紊乱,进而出现情绪上的变化。相比抑郁来讲,春天情绪亢奋、急躁更为多见。

我们怎么调整情绪呢?第一,我们要调整我们的睡眠,让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大自然的节律相一致。冬天来说,我们更多是休息,通常是早睡晚起,到春天我们就要调整,相对而言我们可以晚睡早起,增加活动的时间。第二,我们要加强互动。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和大自然的互动,我们可以多增加一些户外活动,相应的可以去发泄一些过于充足的精力或者是过大的压力。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人际互动,我们可以通过跟人的互动,可以疏泄情绪、可以获得支持,打开心扉,增强自信。第三,假如我们在春季情绪波动过于严重,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者是情绪亢奋持续时间超过一周,而且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地去就医。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

生活中经常有人早晨赶时间不吃早餐,喜欢夜宵、暴饮暴食等,如何纠正这些不良的饮食行为,科学进餐呢?谢谢。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潘琦:

感谢您的提问。以上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从健康管理来讲,我们首先建议在进食的时候要计算一个总的热量,如果对那些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是需要把每一天总的热量减少500大卡,大概就和一个汉堡包或者是5勺的食用油热量相比。同时,我们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而且我们建议大家多食用蔬菜和新鲜的水果。在选择蔬菜水果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少选择含糖比较高的水果和含淀粉比较高的食物。在碳水化合物的供给中,主食的比例要占到50-55%。同时,肉类食物尽量摄取那些含脂肪比较少的肉类,比如去皮的鸡胸肉、鱼、虾,在膳食补充中还是要注意尽量多吃一些粗粮,少吃精米、白面等食物。

第二,要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餐。刚才提到早餐,还是要坚持吃的,而且早餐尽量要丰富。晚餐如果有条件,尽量比较早地进餐,最好的进餐时间是下午5-7点之间。吃完晚餐之后尽量不要再加别的食物了。尤其对于那些可能有低血糖风险的人,可以进食一些含粗粮或者是高膳食纤维的食物来避免出现低血糖。比如苹果,还有一些粗粮面包,但不能太多,一片就够,尽可能的不要夜间加零食、饮料,夜宵如果能不吃还是不吃。

另外,我们的膳食还有一些小的贴士,比如在吃饭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减慢吃饭的速度,如果能维持到20-30分钟是最好的,这样可以减少总的热量的摄入。同时还可以调整进餐的顺序,可以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总体可以增加饱腹感,还可以把总的热量降低下来。所以从膳食上来讲,还是有很多调控,可以避免减少出现那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保持理想体重也是很多人的追求,每顿饭前和饭后都会称一下体重。请问徐老师是如何保持自己理想体重的?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健康秘诀吗?谢谢。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群众 徐泽昊:

谢谢记者提问。首先我本身是一名创业者,我每天的时间几乎都给了工作,还要经常的熬夜加班应酬等等,三年前我自己也出现了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脂肪肝,还有失眠、焦虑等问题,包括我自己的体重也严重超重、走一些路就会气喘吁吁。2022年的时候我到当地医院开设的健康管理门诊,在医生指导下,对我进行了饮食结构调整,培养了我自己的运动习惯,我也慢慢找到了一套属于我自己的方法。

一是饮食结构调整。以前早餐我吃的都是白米粥、油条、配咸菜,现在改成了粗粮、鸡蛋、配一些蔬菜。下午茶我以前挺爱喝的,奶茶、蛋挞,还有一些小蛋糕,现在也都戒了。另外是晚上,我会熬夜加班,会吃点夜宵,现在做到不饿不吃的原则,如果真的饿了,我会吃一些无糖的酸奶或者吃几粒坚果。另外我尽量做到晚上能够早睡,早睡之后第二天的精神会特别好。如果当晚我有应酬,应酬尽量让自己少喝一些酒,第二天我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整体的热量摄入。包括吃火锅,我会选择清汤的锅底,多吃一些时令的蔬菜。

二是培养自己的运动习惯。之前因为工作很累,下班回家就躺着不想动了,走一会儿就气喘吁吁。医生说我阳气不足,建议我先从八段锦或者是甩手操开始做起,慢慢过渡到慢跑。半年后,我也可以一口气跑五公里。现在我基本上保持每周有4次左右的晨跑,还有4次左右的居家训练,居家训练主要是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的负重。另外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比如下班坐地铁回家,离家还有两站路的时候下地铁自己步行回去。在午休的时候,还会做拉伸运动。培养了自己的运动习惯之后,我发现户外跑步不仅可以帮助我有效控制自己的体重,还可以缓解自己焦虑的情绪。我也会经常组织身边的朋友周末去爬山,还有晨跑、夜走,类似于环湖徒步之类的。我还当了健康生活方式群的管理员,每天我也会自己做一些减脂餐发到群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心得。我觉得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最好的奢侈品。谢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  |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  食品经营许可证及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交易平台备案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招商入驻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008428号  |  鲁公网安备 371526020001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