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初创项目
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
建立“研审联动”注册服务体系
……
近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聚焦研发创新、人工智能应用、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制造、推广应用、企业出海、人才与金融赋能、投资促进等9大方面,提出32条具体措施,充分发挥深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深港合作等优势,推动深圳加快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从覆盖范围看,此次《措施》对近年来涌现的“人工智能+”药械、生物制造、细胞与基因治疗、宠物药械、罕见病药、中医药、药械产品出海等新技术新赛道新业态,提出专项全链条支持举措。
在全面激发创新策源活力方面,深圳聚力提高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初创项目,全面支持医药研发和引进,引导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提质,大力培育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和生物试剂研制。其中,明确提出,聚焦核酸药物、蛋白和多肽药物、细胞药物、微生物药物、小分子创新药物等方向,引进或培育一批创新药成果;对完成临床试验并实现上市的1类创新药,面向其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研发环节,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资金奖励;聚焦高端医学影像、医用机器人、体外诊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方向,开发高端医疗器械产品。
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支持建设药物高通量筛选、下一代抗体药物发现、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研发等一批人工智能药械研发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及重大产业项目;在提升临床试验服务效能方面,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协同发展,鼓励研究型医院开展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药械企业、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一批医工融合药械创新成果。
在强化审评审批指导服务方面,联动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争取授权港澳已上市口服中成药审评审批和第三类医疗器械就近审评等更多职能;建立“研审联动”注册服务体系,拓展“港澳药械通”实施范围,支持真实世界数据用于临床急需药物、罕见病治疗、AI医疗算法、精准医疗、中医药等领域。
围绕药械产品市场拓展以及产业国际化布局,《措施》提出要完善药械产品采购模式,支持医疗机构建立外配处方药品目录与“双通道”药品目录联动机制,搭建深圳市药械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服务平台,支持初创药械企业通过跨境技术许可交易、跨境研发合作等方式出海发展,对于药械企业向海外公司授权产品海外研发销售权益的,按照企业获得首付款金额的5%予以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此外
深圳还将持续强化
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本支撑
开展“引团队”行动
推动设立产业并购基金
积极引进药械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
充分利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推动在研优质创新药械管线落地研发
素材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整理:广东药监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