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净化药品网络市场环境,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今年以来,象山县局以规范药品网络销售秩序为抓手,采取“线上巡查+线下核实”双线监管相结合模式,通过全面摸排、严格监管和广泛宣传三方面举措,确保药品网络销售环节安全合规。
一是强化数据摸排,夯实监管基础。针对全县200余家药品零售单位开展全覆盖排查,统计涉及第三方平台和自建平台数量,核查自建平台经营单位《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等必要证照资料,并通知经营单位及时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进行网络销售情况报备,确保底数清晰、监管无死角。同时,线下定期摸排经营单位经营情况,督促零售药店严格按照《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开展经营,提升药品管理水平。截至4月14日,共摸排统计全县涉网络销售药品经营单位66家,涉及线上销售平台9个,发现风险隐患2处,均已责令改正。
二是强化治理管控,严打违法行为。建立常态化网络监测机制,实施动态线上监测,重点针对企业自建平台及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外卖平台开展巡查,排查网络禁售药品流通风险,审查处方药展示与销售流程的合规性,以及核验平台销售数据与进销存系统数据的匹配度。强化对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平台及短视频渠道的监测力度,严厉打击无资质销售药品、违规推广未获批药品及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同时,通过线下追溯药品进货票据、进销台账等材料,严厉打击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执业药师未履行审方职责等违法行为。截至4月14日,累计开展网上巡查12次,监测药品信息200余条,暂未发现违法线索。
三是强化宣教引导,凝聚共治合力。结合日常工作强化对经营单位的宣教,通过法规宣贯、行政约谈等方式压实药品网络销售者及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督促其提升合规经营意识。加强药品信息发布审核管理,并开展全面自查整改,重点防范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规行为。同时,构建多维宣传矩阵,依托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制作科普视频、发布安全警示及政策解读,系统普及网络购药风险识别、处方药规范使用等安全知识,增强公众对药品网络销售法规的认知度与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企业自律、公众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截至4月14日,开展法律法规宣贯专题培训3场,参与人数达120余人次,开展行政约谈2家次,发布科普信息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