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毕节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强化“三医联动、行刑衔接、行纪协同”,全面提升药品执法效能,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为全市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三医联动:打破壁垒聚合力
针对药品流通使用环节监管盲区,市县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打破部门壁垒,联合医保、卫健部门积极探索建立“三医联动”监管机制。纳雍县将建立“三医联动”工作机制纳入深化改革课题,出台《纳雍县“三医联动”安全监管协作工作机制》;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局联合在全省率先与85家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了“两品一械”安全风险沟通联络机制。2024年以来,市县市场监管、卫健、医保三部门开展联合专项行动80余次,三部门互相移送药品领域违法线索75条。通过强化三医联动联合监管执法,有效解决了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问题,也进一步优化涉企检查,减轻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承检负担。
强化行刑衔接:织密违法犯罪打击网
针对药品犯罪隐蔽化、网络化趋势,为强力打击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监管局与公安部门不断强化行刑衔接,实现行政调查与刑事侦查无缝对接。定期召开药品领域行刑衔接工作会商会,就药品行刑衔接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毕节市市场监管局成立假劣药认定小组,2024年以来组织认定并出具假劣药及妨害药品安全“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认定意见书37 件,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移送公安涉嫌药品犯罪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验检测中心优化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在非法添加醋酸泼尼松、枸橼酸西地那非、吲哚美辛等药品成分筛查检验工作中取得突破进展,2024年以来开展涉刑执法检验59批次,为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强化行纪协同:筑牢廉洁执法防火墙
2024年以来,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自我亮剑,不断强化行政纪协同,筑牢廉洁执法防火墙,多举措超常规推进药品安全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排查发现药品安全领域问题80个,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数76件,向当地纪委监委移送药品安全领域问题线索11条,建立完善制度30个。
通过“三个强化”协同发力,市场监管局有效破解了药品监管“单打独斗”的难题,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促成药品监管能力再升级,为毕节示范区药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