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数据,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约占肝癌总体的85%~90%。①
现状:半数肝癌患者确诊已是晚期
我国的肝癌发病率高,主要与病毒性肝炎有关,其中乙肝相关的肝癌,占到全部肝癌的65%以上②。此外致癌物黄曲霉素、饮酒导致的酒精肝、肥胖相关的脂肪肝这些,也都是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然而发病率高,还只是肝癌在中国棘手的原因之一,另一大原因就是患者的生存率低。中国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目前只有约12%,在所有常见癌症中排名倒数第二,仅仅高于胰腺癌③,患者生存期也比较短④。
低生存率,很大程度跟我们发现的时机有关,50%以上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就已是晚期⑤。任何癌症,到了晚期都不好治。
与其他晚期肿瘤一样,肝癌医生最遗憾地也是患者挺着大肚子,出现腹水、疼痛才来就诊,这个时候多数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肝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有些人感觉有点疲乏,不太想吃东西或是腹胀,不会觉得是肝脏有问题,有的时候还被误会为胃肠病。有基础肝病的患者,出现了腹水、疼痛等并发症,也弄不清楚是肿瘤导致的,还是肝硬化、肝炎导致的,因此患者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筛查:这7类人是肝癌高发人群,需定期体检
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指出,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7类:①
1.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 过度饮酒;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 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5. 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 有肝癌家族史人群;
7. 有以上风险因素,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借助于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如果肝脏超声和血清AFP筛查异常,那么还需要进一步做动态增强CT和多模态MRI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⑥
治疗:新药获批为肝癌带来希望
由于肝癌在中国发病率高,因此对于肝癌的诊疗要有符合中国肝癌的诊疗规范。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案在不断更新,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层出不穷,尤其是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推行。
5月14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抗血管生成药贝伐珠单抗,取得了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成功。⑦
“晚期肝癌是死亡率不断攀升、一线治疗选择非常有限的癌种之一。该研究结果对晚期肝癌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项目研究人员表示。对比自2007年起就成为肝细胞癌一线疗法的索拉非尼,这是第一个能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生存率的疗法。良好的耐受性也有助于实现更好的疾病控制。
5月3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PD-L1免疫抑制剂泰圣奇(英文名:Tecentriq,通用名: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安维汀(英文名:Avastin,通用名:贝伐珠单抗)用于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
此外,在中国,罗氏于2020年1月就泰圣奇联合安维汀用于一线治疗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向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了上市申请,并于2月28日被正式授予优先审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