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2020-06-09
文|欧廷君
今年这次疫情大考,让中医药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数据显示,全国各地各级中医医院与科研单位就此“疫”对症下药,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1)。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认为(2),通过几千年与疫病的斗争,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疗效显著,经世卫组织(WHO)专家组考查,完全认可中医药相关治疗方案的价值及重要性。
然而,因多种因素造成,我国中医药产业远滞后于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要求。就目前中药制造企业来说,虽然中成药加工企业达1500多家、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企业2300多家,在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仅8000亿元(3),但给西药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可喜的是,这几年,随着中医药在防疫治病、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上得到国内外认知,中医药文化现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植物药在国际市场消费达400多亿美元(4),每年均以15%以上高速递增。去年,我国中成药出口额达2.64亿美元(5),同比增长5.51%,呈稳健增长态势,可见,中医药产业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上前景非同一般。不难看出,中药这个独具民族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市场潜力极为巨大,且是一个永久性的朝阳产业,值得高度重视。虽中医药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相对西药)处于弱势,但以中药独特的药理优势和中华儿女的智慧,完全可把它培养成国内外人民防疫治病、养生强身的主卫士。值此,相关部门与中药生产制造企业应及时把握实施“健康中国”、 “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历史发展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有碍中医药企业发展上的历史桎梏,完善与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体系建设,不断促进中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中医药产业,全面提升中医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多措并举,真抓实干,补齐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短板
党的十八以来,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6):“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标定方向。 在全球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的重要关口上,为了发挥中药产业在人民防疫治病、养生上的独特优势,实现中药企业高质量发展,特建议抓好以下几点:
1、勇于承担人民健康事业的责任使命,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完善与构建适应人民健康事业的中药产业企业发展体系。投入一定科研经费,建立与健全国家级、省级或中医药企业基础研究与药物提取开发中心,让科研人员潜心对中药品种、产品技术进行研发,开发出更多更好中成药产品,实现智能化、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把那些经典名方、防疫治疗效果好的中药处方全部(中成药)列入国家医保目录,造福人民健康。
2、加速中药审批日程,破解中药临床某些不合理弊端,运用中医药配伍理论和中药药理、药效基本原理,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前瞻性分析、点评,准时上报结果,减少中药审批日程。
3、强化对医院、医生处方用药上的监管力度,彻底杜绝化学药品用药上的泛滥,对非急救患者用药,尽量以中药治疗为主。这不仅有利于患者康复与日常健康,而且能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4、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与政策保障措施,加速推进医院全科(中西医)医生的培养和利用。在高等院校、科研院、医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专业技术研修与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全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切实让经典中药处方在国内所有医院的防疫治病中得以全面应用。
5、着力提高国内中药材种养殖基地产品质量,强化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科学建立中药材示范基地与相应的中药材资源自然保护,使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切实做到有效管理、科学调控。确保所有种养殖基地每个中药材品种绿色环保、品质优良、安全可靠,为中医药加工企业在源头上提供过硬的品质保障。
6、为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根据中药材种养殖基地人文特色,积极开发中医药文化科创产品,打造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和中药材文化品牌。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多种渠道与外交手段,向国外友人积极倡导中医药文化优势,提升中医药文化品位与附加值,拓展国内外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二、强化中药加工企业主体责任,做专、做优、做强
中药产业我国中成药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核心重在中药制造企业决策层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科学规划,谋求中药产业企业长远发展。切实找准适应企业自身主攻方向和产品在市场上切入点、立足点,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有力推动、精准落实。以工匠精神,做专、做优自身中药产品。充分释放企业自身潜在优势,狠抓中药制造企业核心产品创新研发,倾情回馈目标消费市场的现实诉求。深挖企业自身那些最具潜力、最有动力、最符合人民健康需求的产品。切实做到“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 把中药防疫治养的关联性、融合性有机结合起来。以立体性的品牌传播方式,向社会大众渗透中药企业自身较强的产品与服务,发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中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岭药业董事长岭吴以岭就是我国中药企业创新发展的范例(7),多年来,该公司先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开展中药产品以岭药业新注册工作,为我国中药新药创新与拓展海外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三、把握发展机遇 创新经营战略,实现中医药企业跨越式发展
这几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综合影响力在国际上迅速提升。中医药在国内外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同,在此基础上,中药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在确保产品质量与药品安全的基础上,倾力构建适应中药企业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与品牌经营方略。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和提高中药企业自身产品科技含量,以“规范化、智能化、规模化、品牌经营科学化”为原则。从根本上转变中药企业产品创新力不强、经营管理欠科学,品牌创新能力不足等客观现状。以全新的、适应市场客观要求的经营思维,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做优企业自身专长的产品。开拓新市场、开创新业态,积极倡导人民防疫治病、养生强身生活理念,营造中药在防疫治养上的浓厚氛围,充分释放中药产业企业在市场上的洪荒伟力。真正让目标消费者均能享受中药在防疫治养上的“阳光雨露”,奋力铸造中药产业企业自身的辉煌。
近几年,广药集团、云南白药等企业在产品创新、品牌经营创新与拓展上值得欣慰。用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的话说(8),“我们将竭尽所能将广药集团打造成中国医药企业的世界名片。”
四、创新企业机制,重点突破,深挖中医药巨大的刚需市场
面对中医药产业当今与未来潜在的巨大刚需市场,企业决策层应站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以集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突破口,主动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以“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定位、高标准开发市场”为原则。让中医药企业产品与市场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叠加效应。”
为此,中医药企业决策层不仅要具有对市场机遇的捕抓与科学把握,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构筑企业核心专长的创新力,在守正创新和在忍耐中实现中医药产业崛起。要做到这一点,其核心关键在于中医药企业的机制变革,在变革中不断提升企业专化水平,引领企业资源要素集聚,不苟一格地吸引国内外实用性、专业性、创新性人才,不断提高中医药企业综合竞争力。以“产品、市场与品牌经营创新”为抓手,开创高端成果、建立高端企业、生产高端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不断提升品牌经营创新能力,把我国中医药产业打造为承载中华文明与国际大健康事业的前沿阵地。用我国著名企业家宋志平的话说(9):“华为的成功,其核心是什么?我觉得核心不仅是技术,其核心一是企业家精神;二是机制革命,建立“财散人聚”的分配机制。”
五、创新经营平台,提供完美服务,铸造中医药企业自主品牌
在中医药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与产品创新同样重要,打造中医药经营创新平台将是当今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关键。在“防疫治养”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思维向目标用户及消费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是产品占据市场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医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应破旧立新,充分利用和挖掘中医药企业在产品研制、防疫治养功能的优势,开发特色防疫治养,招展新的市场空间,形成中医药防疫治养市场上的“聚合效应”。以自身产品独特的药理功能与现代前沿科技,助力目标人群精准防疫治养,彻底解决目前很多疑难杂症(西药)无法达到治养效果的普遍现象。
同时,借助基因测序、分子诊断、细胞治疗等前沿医疗技术,锁定目标人群,打造中医药企业自身“小综合、大专科”特色防疫治养服务模式。以“个性化、差异化防疫治养服务”为准则,聘请国内知名中医专家,对目标消费者进行科普讲座与义务诊断,注重企业、产品与消费者互动交流,为中医药企业自身产品传播与咨询服务提供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及时建立与完善健康档案、健康知识等企业服务体系,实现智慧防疫治养,将健康卡、医保卡、金融卡无缝对接,让每个目标消费者均能享受更便捷、更可靠的信息化防疫治养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沉睡的“金矿”,让中医药企业自身产品在防疫治养服务上得到充分拓展和延伸,倾力把中医药产业企业打造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民族自主品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拥抱新时代,抢抓新机遇,更要新作为,笔者真诚期待中医药企业跳出传统的藩篱,抛弃落后的经营观念。以全新的经营视觉,观察当今中医药产业潜在的刚需市场,你就能看到一片属企业自身未来发展的广阔天地,毫不懈怠地赓续传承,奋力开创中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