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二甲双胍缓释控释剂型曾出现在网传的第二批国采目录中,但在正式目录中“未见踪影”,业界推测可能跟其原料药杂质问题有关,第三批集采明确不考虑原料药杂质问题,二甲双胍重新被纳入。作为在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仅次于阿卡波糖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纳入集采将对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格局带来影响。
第三批集采拟纳入3个注射剂,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剂是唯一一款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注射剂,该产品原研厂家为拜耳,过评企业有海南爱科制药及天津红日药业;年销超10亿的左氧氟沙星滴眼剂是此次集采目录中唯一一款滴眼液,这充分体现了国采对具备竞争条件的品种应采尽采的原则,而不再顾及剂型的差异。
23个集采药品中,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原研厂家市场份额超过50%的药品有13个,其中塞来昔布口服常释剂型、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剂、替格瑞洛口服常释剂型3个药品原研厂家市场份额超九成。这些品种销售基数大,仿制替代原研的效应将更加明显。
14个药品竞争激烈,降价及替代效应汹涌而至
在今年年初(1月10日)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有消息称国家层面联采目标是将医院采购金额由高到低排下来的前160多个品种作为未来集采的重点。计划再搞三年,再做5-6批。考虑每批至少保证有25个品种,主要针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每个品种至少有三家以上仿制品,就会自动启动国家集采。
网传的56个通用名药品均满足3家及以上的充分竞争条件,其中34个药品过评企业数达3家及以上(24个药品原研厂家已获批进口),22个药品过评企业数满2家,原研厂家均已获批进口。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满足条件(已过评/原研药/参比制剂)且达到0+3或1+2标准的药品,将自动触发国家集采的启动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