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的胶卷巨头柯达,没落后市值长期维持在1亿美元左右,本周获得美国川普政府贷款7.65亿美元,转型制药业,4天时间,市值上涨到13亿美元。一家做胶卷的,凭什么获得这么大支持去跨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变化,可能对上万家中国原料药企的收入产生影响。
“朋友,一起爬山吗?”
如果20年前有人这样发出邀约,多半他相机里装的是柯达胶卷。
上世纪90年代,柯达占据了全世界胶卷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1997年市值最高时达到了310亿美元。然而盛极而衰,数码相机的崛起,让柯达的优势荡然无存,本世纪初,柯达负债累累,2012年宣布破产重组,成为一家以商业印刷和成像为主业的公司。到了4天前(7月27日之前),市值不到1亿美元。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4天里,这只落地的凤凰突然爆发,宣布获得美国政府7.65亿美元贷款,转型进军非专利药物(即仿制药)原料制造行业,股价上涨近12倍,市值到达13亿美元。
这究竟是资本市场的大惊小怪,还是柯达真的有希望在制药行业再创辉煌?
柯达要去爬山、甚至是飞翔,等待着的是继续攀登,还是高处坠落?
而远在美国的变化,对万里之外的中国企业有什么影响?
一家做胶卷的公司,去制药靠谱吗?
“柯达想转型做药,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上述投资人告诉八点健闻,他们的竞争对手富士胶卷在20多年前就进入化工界开始做药,在日本,富士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制药公司,是一个很成功的转型。
柯达现有业务与化学制剂密不可分。胶片制作与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精细化学程序,与制药有着相通的底层技术。譬如,胶片背后的成像制膜、化学合成等关键工艺,都可以运用到制药。
柯达CEO吉姆·康丁尼扎在公开发言时也强调了公司在化学领域的优势:“我们做的是胶卷,一直是一家化学制品公司,在化学和先进材料方面拥有很长的历史,远超100年”。
股价一下子涨了十几倍,“说明市场还是比较看好的。”一位行业人士认为,近8亿美金,足够让柯达把这个生意做好。“做创新药,柯达肯定没法跟别人比,但简单的化学合成,大规模的化学原料生产,他以前的那些设施什么的完全能用得上。在产能方面,短期内还是能形成优势的”。
但能不能够利用这个机会真正转型,做仿制药,甚至创新药?上述人士认为,那就不好说了。“在国际上,仿制药公司想做大都不太容易,更别提创新药公司,这个不是说政府的几亿美金贷款就能解决的。”
对于柯达,也不乏质疑的声音。7月29日,《福布斯》就发表文章,认为柯达有着长期管理不善的记录。
这不是柯达第一次想转型制药业,但此前尝试并不成功。
上世纪90年代,柯达参与阿司匹林等非处方药生产,后来把该业务以29.25亿美元的价格,打包出售给了当时的医疗保健巨头——史克必成公司。而这家公司后来与葛兰素威康合并,成为了今天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2020财年第一财季营业收入就有90.90亿英镑。
2007年,主攻医学影像业务的柯达医疗,也被以超过25.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
胶卷业务被颠覆以后,柯达多次转型,甚至还曾进军区块链,但都不如意。
在胶片行业萎靡不振的时候,柯达的对手富士同样遭受打击,但它转身更早。在2009年收购日本的“本富山”化工制药后,陆陆续续完成了10多次收购与合并,进军药物原料、抗体药物、低分子药物、生物制药研发领域,而成功转型。
富士也受益于《国防生产法》。7月27日,川普前往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富士胶片的美国子公司Diosynth Biotechnologies视察,当天宣布拨款约2.65亿美元支持该公司生产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