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重磅品种「利奈唑胺」 国内上市14依然逆势增长

   2020-08-30 1670
核心提示:利奈唑胺,作为首个恶唑烷酮类抗菌药,自 2000 年经 FDA 批准上市至今,仍是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领域的重要
 利奈唑胺,作为首个恶唑烷酮类抗菌药,自 2000 年经 FDA 批准上市至今,仍是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领域的重要品种。基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即使在国内「限抗」「限输」的政策中其销售额仍然连年上涨。

自利奈唑胺上市以来,鲜有竞争对手,十余年后才有首个同类新药上市。今年,盟科医药研发的国产首个恶唑烷酮类 1 类新药报上市,并基于其突出临床优势而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中,上市后将与利奈唑胺同台竞争。

本文将对利奈唑胺的临床机制、国内外市场、仿制药竞争形势以及相关品种研发进展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独特机制,不易交叉耐药

利奈唑胺于 2000 年经美国 FDA 批准上市,是辉瑞子公司 Pharmacia 研发的恶唑烷酮类抗菌药,商品名为 Zyvox,用于治疗革兰阳性 (G+) 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等,其剂型包括注射剂、片剂以及干混悬剂。

该药是一种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靶点为 G+菌的 50S 核糖体亚基,通过抑制 mRNA 与核糖体的连接以阻止 70S 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在翻译的早期阶段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由于其机制并非通过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因此不易与其它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发生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替拉考宁并成为抗 MRSA 感染的「三剑客」,其对 MRSA 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与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线药万古霉素相当,且可应用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和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移植作用,导致患者血小板降低,因此临床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控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  食品经营许可证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招商入驻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008428号  |  鲁公网安备 37152602000176号